【大紀元2013年12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嚴海編譯報導)繼蘋果、谷歌後,臉書(Facebook)又被發現旗下一家都柏林單位使用複雜避稅手法,將其於2012年向愛爾蘭政府繳納的公司稅額控制在190萬歐元以內。與此同時,該公司營業額卻高達17.9億歐元。
位於都柏林的臉書愛爾蘭有限公司(Facebook Ireland Limited)共僱用員工382人。其2012年總利潤高達17.5億歐元。
利用避稅天堂、知識產權費用轉移帳目
而當該公司向其同樣位於愛爾蘭的母公司 – 臉書控股有限公司(Facebook Holdings Limited)──支付17.5億歐元行政費用時,其利潤則變為高達62.6萬歐元的稅前虧損(pre-tax loss)。這17.5億歐元是子公司技術平台使用其母公司知識產權的費用。
這家母公司於日前向愛爾蘭官方提交年度報告。報告中顯示公司多個股東都是開設在開曼群島(Cayman Islands)的臉書下屬公司。而開曼群島不徵收公司稅,是著名的避稅天堂。
都柏林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 Dublin)稅務專家斯圖爾特(Jim Stewart)表示:這很可能是臉書使用被稱為「雙愛爾蘭」(Double Irish)的避稅結構。因為該公司的愛爾蘭子公司由其位於開曼群島的附屬公司所控制。
多家跨國企業採類似手法 G20會員國擬合作制裁
斯圖爾特認為,這種稅務結構與谷歌公司在愛爾蘭使用的一種結構相似。而後一種稅務結構G20和經合組織(OECD)打擊公司避稅時成為眾矢之的。
除臉書公司以外,美國數十家跨國公司也採用愛爾蘭作為其公司註冊地。該國對企業徵收低稅,使得這些公司在其北美以外的所得利潤上繳納較低稅額。
今年5月間,美參議院調查報告說,蘋果利用「成本分攤協議」,將智慧財產的資產轉移到境外,並將智財資產獲利轉移到避稅天堂。調查人員發現,2009到2012年間,蘋果把在全世界共740億美元的所得,移轉到愛爾蘭。
在2013年10月份,繼美國參議員批評蘋果公司利用這種結構削減其稅單之後,愛爾蘭政府表示將計劃取締「無國籍公司」。這類公司在愛爾蘭註冊成立,但不是任何國家或地區的稅務居民。
英國和美國國會議員紛紛批評愛爾蘭在解決避稅計劃問題上作為不多。為應對不斷上升的預算赤字及越來越多針對跨國公司避稅的民憤,G20成員國及經合組織正在積極推動對此類避稅計劃的制裁。
「雙愛爾蘭」(Double Irish)避稅手法
「雙愛爾蘭」避稅方式使用兩家在愛爾蘭註冊成立的公司。第一家公司通常是愛爾蘭的稅收居民(tax resident)。該公司通過向第二家支付知識產權特許權使用費,來減少其在愛爾蘭繳納的稅款金額。而第二家公司通常也在愛爾蘭註冊成立,但並非該國稅務居民。
該公司在一個諸如百慕達或開曼群島的避稅天堂徵收特許權使用費,從而避免在愛爾蘭納稅。這種「雙愛爾蘭」避稅計劃使跨國公司通過愛爾蘭向避稅天堂遞送其在愛爾蘭產生的利潤。
蘋果亦在愛爾蘭享低稅率 星巴克轉移產權避稅
據統計,美國跨國公司在避稅天堂寄存了近2萬億(兆)美元的海外收入。例如蘋果在海外存有1020億美元現金儲備。這些現金返回美國後才會被課稅。
美國參議院一個委員會9月單獨列出愛爾蘭,聲稱後者為蘋果提供管道在世界各地迴避上繳大筆稅款。該委員會的報告聲稱,愛爾蘭允許蘋果繳納稅率為2%甚至更低的企業稅。而該稅率遠低於一般的12.5%稅率。愛爾蘭政府則堅決否認做出「特殊處理」的指控。
在2012年,星巴克因在英國涉嫌將知識產權給予其荷蘭子公司,以降低其應向英國政府繳納的稅款,而深受抨擊和批評。由於星巴克荷蘭子公司向其他子公司收取高額專利費,以至於英國子公司賬目上顯示很少或無課稅利潤(taxable profit)。
請關注大紀元的廣告商家,向朋友推薦大紀元,感謝您的支持!
本文網址: http://epochtimes.com/b5/13/12/7/n4028441.htm臉書愛爾蘭避稅-€18億營收僅報€190萬.html 美東時間: 2013-12-06 14:15:23 PM
【萬年曆】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