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lice910265 (Alice玲子)
站內MayDay
標題[心得] 也許是我的致青春
時間Wed Dec 18 03:19:00 2013
其實是小七、小八遲到好多年的聽後感←毆 對板友來說是遲到很久啦,但我才聽三個月....還聽兩張說實在話有點累XDDDD 鱸鰻大點名要當聖誕禮物,但po上來還是.....覺得很害羞啦>/////
小七部分 國語歌寫起聽後感來會覺得很累。 尤其是個人情感投注很多的時候、跟自己有太多私密情感共鳴的時候。 很難專心聽某一項配器、或是單獨的專注在編曲, 所以……寫五月天不就是在殺我的腦細胞嗎XDDDD 一直覺得五月天的歌,聽久了會被歌詞影響。 就算編曲、混音平衡再不喜歡,也會因為產生感情而忘了那些挑剔。 一開始容易被記住的,可能是《突然好想你》這樣的ballad。但整張聽完,第一個逼出我 的眼淚的是《笑忘歌》……明明混音平衡相當好,可是整個編曲和旋律,對我來說,壓根 是人生海海的味道,也就是青春的味道。配上阿信的歌詞,腦中閃過十幾歲時的點點滴滴 ,並不是難過,而是一種從後青春期去懷念青春期的傷感。 久違不見的台語歌兼第一主打《出頭天》,他們真的很敢,這居然放第一主打(大笑)一 開始用木吉刷弦開場,貝斯→電吉→鼓一層層加進來,五人樂團的特色很鮮明。但整個編 曲來說,後面的弦樂太多太滿了,solo部分弦樂大生到讓我沒辦法好好聽吉他的聲音。所 以反過來覺得,會不會簡簡單單的五人更能襯出這首歌的勵志感? 爽歌方面,從《爆肝》、《噢買尬》到《春天的吶喊》,這三首歌真沒什麼負擔,以編曲 來說我自己最喜歡春吶,是混音最band sound的一首,幾乎所有配器都推得很前面,只是 稍稍錯開而已,Vocal的收法也是離mic很近的感覺……只是為什麼大鼓還是不太震啊,難 道是bass太搶嗎?噢買尬的bass超容易聽,旋律性很明顯;好少聽到bass這麼有戲的樂團 ,幾乎每一首耶!好愛瑪莎莎(心) 爆肝一開始沒辦法很快掌握旋律走向,算三段式嗎?B段蠻意外的,詞的密集程度幾乎在 說唱了。吉他solo很清楚的雙吉他,這點我還蠻喜歡的,因為Mayday經常是團長主音吉他 、石頭節奏吉他的配置,但明明石頭的吉他solo也有他的個人特色(比如離表)。這首歌 也是難得冠佑超有存在感的一首,但……bass接在開頭的loop後面,和midi融在一起,加 上效果器的變化,還是好搶喔。 冠佑的曲老實說都蠻好聽的,放在五月天裡面經常有驚艷的感覺(就是跳開「五月天感覺 」的好歌),我個人很喜歡《夜訪吸血鬼》!阿信每次揣摩筆下角色的特色,挖出來的深 度,都相當有意思。編曲上面,電鋼琴和最後弦樂的採樣,跟歌詞的氛圍很契合。 《你不是真正的快樂》悲傷的ballad,嘛~MV找老大拍、嗯,再配上歌詞、其實不願意團 長的悲情標記那麼深的啦…但就沒辦法,他的人生有太過鮮明的經歷、而且大家都知道, 就算作詞者沒有意有所指,也很難讓聽眾不想歪吧(遠目)。中板的抒情相當不好唱,主 歌切分又多,以阿信現在的共鳴能夠掌握好,但相對的咬字就不是那麼清楚。這幾天聽廣 播,才發現原來第一張的歌、用喉音唱,有這麼容易聽出歌詞啊(大笑) 慢慢聽,越聽越有感覺的是《生存以上 生活以下》、《我心中尚未崩壞的地方》,可能 是把歌詞聽進去的關係吧(笑)《生存…》環境音和輕鬆小品式的旋律編曲,再反差配上 無奈寫實的歌詞,這種模式應該是Mayday從以前到現在很核心的一部分,讓我想到第一張 的《生活》,只是現在的詞量啊(遠目)……不是拿著歌詞本聽個100遍根本就背不起來 好嗎(翻桌)。 《我心中尚未崩壞的地方》編曲呈現出來的成熟感、歌詞沉重中抓緊的希望,越聽越喜歡 。這首歌的配器相當好拿來欣賞,兩把吉他、貝斯的層次很清楚,吉他solo的旋律性,還 有效果器的使用等等。我發現我沒開7.1環繞的時候,吉他的部分會變得很前面很硬,編 曲顯得有些微妙,但一開7.1立體感一出來,完‧全‧就‧是‧神‧曲‧好‧嗎!run第二 遍適當加入midi,基本配器上也更動了編排;一直到過渡段,先把情緒推到一個程度,用 鍵盤稍微收一下再推更多,以及最後vocal的高音,曲子漂亮的程度真沒話說。另一個重 點是……它是六八拍的曲子(主歌還有五拍的變拍…怪獸你贏了,真的是神曲~)!我 根本逃不開癡迷於六八拍的魔咒啊(掩面) 《如煙》比較沒有中我←因為後來乾杯中我了(汗笑)懂這兩首的差異嗎?詞量還是一樣 的大,弦樂很搶戲。《後青春期的詩》我個人相當喜歡,雖然不是band sound型式,沒有 鼓(冠佑對不起XD)編曲古典雋永,很驚艷!聽到這裡真的很想問,為什麼阿信越唱越高 啊?明明就說自己不是唱功著稱,卻寫得都是若沒唱功就絕對不可能駕馭的歌(大囧)從 點專輯題的《後青》轉到《笑忘歌》,以口琴前後連結,但vocal的演唱方式一下轉變很 多,又恢復了扁聲音,一下子跳回青春(笑) 研究了一下,用手機聽的時候開了虛擬7.1聲道,相對來說比較聽的到大鼓的震,但還是 震得蠻乖的啊(遠目)算了,本來Mayday以披頭四為偶像,也就不是硬式搖滾風格的嘛~ 2013.10.14 by Alice --
小八部分 兩張專輯,後青爽歌很好進入,又有勾起青春的曲子,一開始的確都在聽後青。但隨著時 間推進,聆聽《第二人生》的重覆率漸漸變高;也可能我聽的時候沒有對著歌詞本,所以 隨著慢慢聽進去的詞,投入了情感吧。(遠目) 我自己很喜歡《2012》,《2012》讓我想起《武裝》,算是mayday不常見的小調+「重」 ,阿信不是寫不出這種歌,而是專輯該不該放、適合不適合放的問題;聽的出來如果能用 菸嗓唱高音更爽哈。編曲上,真不愧是團長主唱都推節奏隊的一張,這首冠佑的鼓只能說 超優,很喜歡小鼓漸強加上去的power,類似進行曲的部分也覺得很棒;而且大鼓的重量 在吉他solo的部分很明顯的感受到了,鈸的運用也巧妙。平時我自己在聽band的時候不是 很喜歡電鋼琴做出來的效果,可是這首卻沒有給我這種感覺,配合著《2012》本身旋律的 詭譎,電鋼琴加上Loop的無機質恰好契合了曲子本身。 團長上傳youtube的冠佑的鼓,滿滿的切分能每個都聽得好清楚好爽! 鼓棒拿得好鬆,過門的細節超漂亮的...這張錄音室作品都聽得很清楚! 掉鼓棒NG版後面接上來的即興也好聽! 《倉頡》不是我的菜,跳過←咦XDDDDD 好好聽一次,喜歡的地方是抒情搖滾的吉他tone以及吉他solo後鼓的過門。 合音天使很優、弦樂好多....嗯。 《洗衣機》這首歌雖然不到神曲的程度,但是非常打到我。先說阿信的詞,全部懂(淚) 。隨著年齡增加,小時候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長大了才察覺自己擁有了多深的愛;自己 一無反顧往前走,曾幾何時那個支撐在我們背後的雙手開始粗糙、無力、爬滿皺紋與斑點 ,雖然旋律本身是輕快的,聽來反而心酸(遠目)。編曲方面,木吉他刷弦舖底維持了曲 子輕快的基調,因為歌曲旋律重複多次,歌詞量大,所以以電吉、合音交替變化來豐富層 次,中間由鋼琴及鐘琴過度到最後副歌重覆段,分開前段擬人化的歌詞,而轉到真正點題 的譬喻,這樣的編排也很巧妙。我可以說我很私心的愛團長的曲嗎?XD演奏方面,最愛瑪 莎的跳躍的貝斯線! 再來越聽越喜歡的《歪腰》。歌詞是自嘲式的幽默,一樣不脫離mayday的正面態度。不知 到前面類似手持擴音器的音效安排有沒有特別的意義,但這樣進歌的效果蠻吸引人的。這 首我推的是兩把電吉加上貝斯扣著主要的riff互相對話的感覺;再一次和團長主唱齊推這 張的節奏隊!吉他solo之後,最後一次副歌的鼓超有迫力! 《乾杯》詞寫得好,MV拍得更好(淚)讓我在看完MV之後,決定指定這首歌做為我未來告 別式紀念影片的背景音樂(預立遺囑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寫進去啊~)。一進歌就使用三味 線,先是主要記憶點的副歌,再帶出同時用在《T1213121》的旋律後,才進主歌。一直覺 得三味線有種回憶過去美好畫面的感傷,而《乾杯》在編曲上正好讓它扮演首尾呼應的角 色,並且擔當了懷念意向的代表樂器。主歌部分,我偷偷覺得作曲者是為了塞下這麼大的 歌詞量,才寫出這樣半唸半唱、旋律平平,從低音一句句慢慢推到高音的段落,再接上旋 律性和記憶點相對高很多的副歌。演奏方面除了三味線,弦樂是另一個亮點吧,這首居然 是弦樂solo,總覺得團員的器樂收起了個性來服務曲子。升key之後有感受到主音某個音 要用真音衝上去的辛苦(笑) 《我不願讓你一個人》是傳說中的ballad曲,有人說《第二人生》收這首有點拉低格調, 但我不這麼覺得。第一遍歌從鋼琴進來,但大概從第二遍之後從吉他編曲這邊逐漸加重了 樂團感,吉他solo後接過度C段跳出來的貝斯,存在感更強。弦樂為主基調是一回事,歌 詞深刻是一回事,編曲巧思又是另一回事,段絡安排雖然有點類似《知足》或《突然好想 你》,使用傳統意義上的主歌段落來收歌,但因為主歌最後一句樂句和副歌最後一句旋律 一樣,於是最後幾句的重覆巧妙的利用編曲模糊了主歌與副歌的界線。 如果專輯推出時還不能理解這首歌的位置,我想方舟演唱會的整體概念出來之後,《我不 願讓你一個人》的位置就很清楚了;ballad到底是哪來的原罪呢?小情小愛就是所謂縮小 了格局嘛? 比起《我不願…》反而沒打中我的是《星空》。編曲有英搖的味道(果然是石頭的曲哈) ,以電吉他為骨架,主歌右聲道的Fender吉他聲,帶出星空的夜涼如水,副歌又有著不花 俏的厚重感……但是旋律歌詞沒中我(聳肩) 《三個傻瓜》是我認為接近神曲的作品,除了團長的曲是我的菜,節奏隊、管樂big band 和feat.松本孝弘,整個湊起來分數就很高(但沒超越前一張《我心中崩壞的地方》啦) 說實在話因為有聽堂本剛的放克,導致我很習慣有管樂的big band配置,所以Mayday加了 管樂進來完全沒障礙,還略有驚艷。 開頭的bass就很搶了,管樂很利,兩把吉他和管樂交替著幾乎是《三傻》的主題riff重複 出現。第二段主歌終於能在右聲道聽到很清楚的Fender吉他聲,可能是因為被放克洗腦洗 多了,就覺得管樂和Fander的性感共鳴很搭(Tsuyoshi你真是洗腦成功,我以前比較喜歡 乾淨俐落的Gibson捏),很可惜團長的曲、又和松本老大合作,石頭很自然的擔當節奏吉 他、沒有飆一段獨奏的空間。吳老師編的管樂solo超有質感,只是舖在後面的bass又繼續 搶戲(笑〉。話說ending solo可以這麼正確流暢,讓聽的人完全放心的享受,就只有神 才做的到了!松本孝弘果然是神級的人物,編得完全就是松本老大的正字標記(好難!) ,技巧方面每一個音都很肯定之外樂句也都很完整,聽得很爽。後來Mayday自己表演《三 個傻瓜》,怪獸現場演奏尾段已經很流暢了,但還是有差啊(←這不是廢話嗎XD)。聽了 好多《三傻》的尾奏……突然想起,對厚專輯裡面有破百軌在混的……就算我開再大音量 ,還是沒辦法切確分出石頭和怪獸的吉他啊可惡!(結果只有最單純的《星空》可以好好 拆解嗎囧) youtube有團長自己抓的尾奏…… 專業的果然抓得好接近,以我的耳力聽不出哪裏有沒抓到的。 (網上目前沒聽到抓的比團長完整、彈得比團長穩定的說,大概強者都自己玩吧TAT) 從末日之後的連續四首都是大調為主的曲子,把專輯切成前半與後半兩種不同的氛圍,大 概就是末日後見曙光的感覺吧。 《OAOA》我聽的是末日版。 記得第一次聽到,是團團團團團的手機拍攝脫拉庫改編版,當時我還在想「OAOA」到底是 什麼意思啊?(大笑)好吧我承認《第二人生》整張專輯在我今年回去聽五月天之前,唯 一熟的只有《我不願讓你一個人》、而且還是歌紅人(?)不紅的那種熟法XDDDD 雖然版本真的很多,我也沒有去比較,這首的編曲倒是相當喜歡。曲的部分還好,不是 一開始就很抓耳的旋律。弦樂的部分大氣歸大氣,但是我是等到在EXH live前奏出來的時 候才感受到了弦樂團的美好。雖然有提高POP度的嫌疑,但主要是喜歡它們和兩把吉他對 話的感覺,聽過五月天的編曲後,就聽不慣flumpool的重新編曲啊(遠目)。副歌部分鼓 聲的幾個過門都相當精采,bass雖然根音多,但適時跳出來一下,尤其間奏與尾奏部分, 跟吉他走兩條線的旋律,合起來點了一下睛(笑) 《第二人生》主歌的bass旋律線好聽到一個不行!第一次覺得編曲的主角是bass,鍵盤跟 吉他都是插花的(大笑)副歌bass的跳躍感也很可愛,雖然詞一點也不可愛(這種反差又 是MayDay的強項)。然後……怪獸哥寫歌真的很愛「刻」,這是滿滿切分又弱起拍的歌耶 !完全就是給節奏隊發揮的曲子嘛!加上Jazz味道的鍵盤,整體節奏其實偏放克那類的黑 人系音樂、雖然配上阿信的聲音感覺不出來但還是太過分了吧XDDDD←可惡這樣導致我很 喜歡這首歌啊~從詞到旋律、到編曲還有音好高的合音都喜歡XD 題外話一下,我從L'Arc學會聽搖滾、聽主音之外的器樂聲;而聽凱利、聽夏馬再次改變 了原本聽搖滾的習慣。不單單是funk的律動而已,包含了bass的Slapping、big band管樂 的配置、還有一開始不太喜歡的Fender Stratocaster,我記得NARA專番宣Tsuyo上Music Fighter玩那幾把吉他的時候,我還真的聽不太懂它的魅力(我錯了、跪~)……當然屋 敷豪太san Jazz風格的鼓也是!→所以這次回來聽五月天,突然聽懂冠佑在幹麻(再跪~ ) 我也很喜歡瑪莎的作品,但和喜歡團長的感覺不太一樣。瑪莎的曲子旋律走法我個人覺得 民謠系、小清新一點,而怪獸哥的曲子刻鑿的痕跡就相對深,感覺得出來團長在技術跟旋 律上想取得極致的平衡。金曲最佳作曲的《諾亞方舟》是首很大氣的曲,主歌器樂一項項 進來,一層層推上,節奏隊從副歌加進來增加厚重感。《2012》如進行曲的小鼓是走向毀 滅,那麼《方舟》的小鼓就是走向新生。過門部分鼓和主音再把曲子推得更激昂,最後在 澎湃的大合唱中由弦樂收尾淡出落幕,代表了方舟的遠行。層次分明,畫面清楚,果然是 好作品! 《有些事現在不做 一輩子都不會做了》越聽越有味道,快速的吉他刷弦和手風琴讓副歌 維持輕快的感覺,聽來沒負擔的旋律再配上貼近生活的歌詞,又是一標準MayDay風格,偏 偏這樣就是會不小心越聽越往心裡去。不過我比較喜歡live上的定key耶,《2012》也一 樣,雖然為了配合後面接的藍三的曲子,稍微低了一點,但阿信的低音真的很好聽啊(癡 迷)話說五月天的歌真的越來越難唱、高低音有必要差那麼多嗎?為難阿信也就算了,順 便為難一下歌迷嗎?XD (隱藏軌=高中吉他社=《T1213121》,最後拉回乾杯尾段、也是MayDay核心很重要的一 部分,黏呼呼的友情XD) 這張的混音除了某些歌以服務旋律為主,才沒有讓每個器樂的聲音都推得很大之外,其他 幾乎都很立體、很清晰的可以聽到每一個器樂的聲音,尤其是節奏隊,跟以往的錄音室作 品比較,收的非‧常‧清‧楚。特別是瑪莎的bass,我都快懷疑這種收法……混音師是 bass手嗎?(印象中是吉他手?) 2013.12.18 by Alice -- 以前就知道壓片技術會影響到整個樂團器樂的平衡與空間感……最近聽五月天14年來的錄 音室作品,越來越能感受到錄音工程和混音的重要性,特別是對於缺乏專業級音響的聽眾 。明明已經用了不錯的耳機了,但還是非得音量開到最大才能聽清楚鼓音的細節,或是聽 live版本才能感受到大鼓的厚重。 混著知足那張和後青、第二人生聽,思考我以前的錯誤認知是哪來的?有時候真的只是單 純收音影響到tone,而不全是編曲與演奏技巧的問題,在普通耳機裡面就變得很平、呈現 不出曲子的空間感。現在聽MayDay過去的作品都在想辦法補live的外場和錄音室作品透過 喇叭耳機出來的差距,不然錯過太多聽起來很簡單、明明就很複雜的細節了^^"" 從整體企劃概念開始選歌,有主旋律及編曲、作詞的創作部分,到錄音混音母帶音樂工程 的部分,還有壓片、文案、封面包裝美宣……單就專輯這個作品本身,很難所有環節面面 俱到,五月天每一張在音樂上都聽得到多了一些努力。完全明白他們所謂做一張專輯像死 了一次,《第二人生》拿那麼多獎實至名歸。 越聽越不想寫那不專業的聽後感哈……想偷懶。而且錄音作品無感的歌聽了方舟live版本 又會變成「還不錯聽」的歌囧 聽方舟live也在思考所謂阿信聲音的問題。隨著年齡的增加和頻繁的使用,不能說壞掉, 但改變一定有(聲帶那兩片肉本來就會隨著年齡越用越鬆、經常高速震動變厚變粗也是正 常的)我很喜歡live上野生阿信的2012,他現在略帶沙啞的音質和配合身體共鳴的咬字, 跟這樣的大歌很合拍。 當然體調管理是每個主唱和樂手都要做的功課,不過比起一般的歌手,他們要管的事太多 ,音樂之外的工作也不少,有時體調就被壓後了囧 2013.11.24 by Alice(聽到中間差點要罷寫感想XD) --
鱸鰻大請收禮物呦! 功課做完了好累、要去睡睡了! --
Nel nome del Padre, e del Figlio, e dello Spirito Santo. Amen. 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阿們。(Italia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42.71.180.107
推 tzuchun0214:噢噢噢推!好棒的禮物! 12/18 03:27
→ tzuchun0214:邊看邊回憶自己聽時冒出的好多感想! 12/18 03:29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